基层风采: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发布者:薛影发布时间:2019-06-21浏览次数:310

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暨理论法学系党支部,由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特聘教授霍存福领衔的法律史团队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建宗领衔的法学理论团队组成。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其中博士13人,占比72%,11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该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院党总支的部署安排,坚持立德树人,肩负起职业法律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了“学术大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凸显高校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和创造性,团结协作、力争上游,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扎实有效、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师德师风端正淳厚的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之路。

一、严格标准,落实要求,党支部建设扎实有效

该支部能够认真落实《沈阳师范大学党支部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做到了组织健全,支部坚强有力;建立健全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制度规定,做到了制度完善,严格组织生活;党支部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记载、有检查、有考核,坚持从严从实,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该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校园先锋工程”“创新党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十个一’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霍存福教授给法学院师生党员上了“党性与官箴”的专题党课,姚建宗教授给师生党员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实践行动纲领”的十九大专题辅导报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孜孜以求,积极探索,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两年来,该党支部成员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司法部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资助1项,省社科基金5项,科技厅项目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00余万元。霍存福教授主编的《法律文化论丛》至今已经出版10辑,在国内法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该支部成员有6人是《法律文化论丛》的编辑,其中3人为执行编辑,支部成员在《法律文化论丛》上已发表论文30余篇。近年来,该支部成员在法律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18部。著作选题具有理论前沿性,内容充分详实,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好评。另外,霍存福教授、姚建宗教授的带领下支部成员共发表论文86篇,其中在《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等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6篇论文被《高校文摘》摘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学界影响非常大。该支部成员还积极组织参与“青年法学论坛”“法学专家论坛”“双周论坛”等学术活动,在师生中间取得良好反响。

三、立德树人,诲人不倦,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该支部主要承担法学院本研两个层次学生的法学理论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支部党员教师能够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互鉴。教师授课深受学生喜爱,其教学评价均在96%以上。霍存福教授曾任全国法律硕士教指委委员,领导制定了全国法律硕士评估方案和标准。包玉秋教授获评“辽宁省教学名师”,武航宇同志获评“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12名教师指导“大创”“挑战杯”获省级、校级奖励,获批学校教改立项6项。夏婷婷副教授作为省教育厅指定的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辽宁代表队的培训组长,圆满了完成了培训任务,2017年辽宁省代表队取得了全国总决赛季军的好成绩,她也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张德江委员长主持的全国宪法宣传座谈会。

四、爱岗敬业,润物无声,师德师风端正淳厚

该支部多位教师在与学院“五困学生”结对子,对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够耐心疏导,化解心结;对学习上有困难学生能够个别辅导,答疑解惑;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慷慨解囊,积极帮扶。两年来,张田田老师发现其指导的本科生生活困难,主动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给其发劳务费。另外,张田田老师一直坚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义务组织读书会、读书沙龙活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读书向学。对于有生活上困难的研究生,该支部成员努力助其成长,武航宇副教授主动给其报销调研路费。支部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彰显师德情怀,用实际行动帮学助困,温暖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

综上,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是法学院先进集体的代表,推荐其参评学校先进教工党支部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