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男,1966年9月生,中共党员,蒙古族,现任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校长,副教授。教育部中等艺术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业实践与培训分委会主任,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蒙古族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
任职校长以来,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入手,实现管理科学化,使学校逐渐达到专业特色突出、品牌专业强势、常规专业稳定、专业布局合理的全国知名的中等艺术学校。如今,学校已经拥有1900余名学生,戏曲、舞蹈、声乐、钢琴、影视与传媒、美术和学前教育七个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在学校管理中,首先制定了学校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总体发展目标。按照这个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始细化专业分类,将原来的五个专业科室组为七个教学部,根据市场需求,以主体合作的方式,新增学前教育和国标舞两个专业,使学生总数有了大幅增加,扩大了办学规模。2017年,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本着“壮规模、求实效、重质量、提声誉”的初衷,通过采取校校合作模式增设浑南教学区。浑南教学区现设有学前教育、美术绘画、中国舞表演四年和六年制三个专业,建校两年新校区的各个方面已呈现出和主校区双峰并立的良好势头。
王晓东同志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提升领导服务能力,做到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附属艺术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晓东同志率先提出以全员德育为抓手,以德育实践课程为载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确立了“全员德育实施工程”,把每个教师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段管理相结合。德育导师制更加明确了全员德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制定了《附属艺术学校德育工作五年规划》和《德育工作实施细则》。确定了“四个方案”、“三项建设”、“四项工程”。把德育活动课程化,使德育工作常态化,逐渐达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育人的场所,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的目标,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全校教职工的师德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的精神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学风校风有了新的提升。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的拓宽,为保障学校发展的持续及稳定,着重开展内涵建设和质量的提升工作。深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文化课课程标准的改革与调整,坚持“国家标准校本化,校本标准精细化”的原则,初步实现了课程体系的建模,使新的课程标准稳步推进并取得可喜的绩效。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王晓东同志提出“专业教学围绕舞台,文化教学围绕高考,职业教育围绕就业”的理念。通过“培育名师”“培养名生”“创作名品”的“三名”工程为内涵建设的载体,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为目标,取得初步的成果,近几年高考升学率稳定在75%以上,职业教育部分的就业率均达100%。
王晓东同志着力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相结合,在做好原创剧目的创作和校本教材的制定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2016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辽宁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2018年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项目《“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方略研究”子课题---戏曲人才需求报告》成功立项实施;2018年以第二责任人身份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大项目成功立项实施;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小型舞台》、《青年创作人才培养》两个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
学校在2017年成功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艺术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项目》;2018年承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项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实践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培训班》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课研讨会》,开展专家讲座近十余场。
在事业发展建设上,王晓东同志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多方开源,筹措办学资金。王晓东同志主抓申报中央财政锡伯族传承基地专项经费获批120万元;2012年省市两级民委把我校列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先后拨款40万元;成功申报国际级民族专业示范校,获600万的专项扶持资金;2014年-2016年获全国职业院校质量提升项目1000万元经费扶持;2018年争取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经费900余万元。
王晓东同志2014年获沈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沈阳市少数民族先进个人”;2015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2013/2017年获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突出贡献”奖。
王晓东同志任校长近十年来,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全国中等艺术职业中无论办学规模还是教学质量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都名列前茅。学校辉煌成绩的取得与王晓东同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